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楊進木表示:「我們就比對那個分子,這個所謂的藥,到底哪裡像,哪裡不像,還有蛋白質上面就好像那個鑰匙頭,哪邊像,哪邊不像。」
研究團隊利用AI、大數據,模擬宿主被病毒感染後的體內細胞變化,來比對全球超過250份冠狀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結果發現,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關鍵蛋白質,具備6種可能的動態結構,在3個月內找出三款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潛力老藥,還有一款在細胞實驗中,抑制新冠病毒效果比瑞德西韋好數十倍的潛力老藥。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楊進木說明:「它(JMY206)可以防止這個新冠病毒的入侵,那這個是在動物實驗跟細胞實驗都證實的。第二個,它會防止這個新冠病毒的複製,還可以增強我們人體的免疫,這是在目前看起來,目前的是沒有這樣的效果,全球首位發現同時有這三個功能的(藥物)。」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累計確診破億,除了疫苗之外,能否找出有效藥物,也是國際關注焦點,而老藥新用,因為開發成本較低、研發時程比較短,是目前主要發展方向之一,陽明交大和台大、中研院、國防醫學院等單位共組跨領域團隊,希望在協助病情治療同時,也能帶動台灣站上國際間的抗疫領先位置。

指揮中心也回應指出,對於研究樂觀其成,也希望國內的類似研究,能儘快進入動物或人體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