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其實一點都不介意在黨中央在哪裡。」不願具名的民眾黨內人士透露,從去年2月民眾黨進入國會後,柯文哲就定調「黨團即黨部」,甚至希望所有的部門都能在同一個屋簷下工作,行動力與執行力才會高。而立法院黨團對於柯文哲以及民眾黨來說,正好是絕佳地點,「只要有地方可以辦公,在哪裡一點都不重要」。
根據記者觀察,原本民眾黨智庫的所在位置,僅是黨團一處約3至4坪的狹小倉庫,只有一張稍大的辦公桌,卻得讓多達5個人一同使用,可以說是毫無辦公空間可言,且還只有塑膠板凳可以坐。由於辦公環境實在太差,直到今年一月才向立法院申請裝修,把倉庫與隔壁空間打通,辦公空間才得以變大。
黨內人士也坦言,除了辦公空間狹小的問題外,去年九月媒體報導揭露後,也曾數度向黨內高層建言,應當尋找更大的黨部空間,不過上至黨主席柯文哲不在乎辦公地點,下至各單位基層運作幾乎無礙,再加上民眾黨當時忙於黨員大會、黨代表大會以及中央委員選舉等事務,也讓負責尋覓新黨部的人並未積極尋找。
「問題的癥結點在於柯文哲現在的做法,不斷在打臉自己過去的言論。」知情人士表示,柯文哲過去曾數度指出政黨不應利用國家公器進行相關操作,現在卻如此利用國家公器,「雖然於法,如此利用黨團空間並沒有問題,但除了法律以外,還是得顧及外界觀感。」如果此時不選擇「認賠殺出」,恐怕柯文哲還會持續在「寄生國會」議題上繼續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