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咳一咳就能測出無癥狀感染者:這些AI神器正殺入防疫戰場
2020年霸佔頭條的不只有疫情,頻上熱搜的「頂流」還有它——人工智慧。
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人工智慧到底是個啥?
對我們生活帶來了什麼改變?別急,科普君告訴你~
人工智慧到底是個啥?
你對人工智慧的印象還停留在「
只會下棋
」?或是
Siri、小度、小愛同學
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
,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簡單來說,人工智慧探尋的是如何用機器來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的智能。比如說
讓機器會聽、會看、會說、會想、會思考、會行動、會決策
,就像我們人類一樣。
人工智慧殺入防疫戰場!
剛剛過去的2020年,人工智慧技術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
人工智慧技術在防疫抗疫中的應用引起了各界關注。
下面,科普君將帶大家開開眼界,盤點人工智慧領域那些隨疫情誕生的新技術,腦動大開的新科研!
01
咳一咳就能測出
無癥狀感染者?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
創建了一個人工智慧模型
,該模型可以
通過咳嗽聲識別無癥狀感染者。
無癥狀感染者發出的咳嗽聲與健康人存在不同
,其中細微的差別人耳很難分辨,但AI可以。
該團隊將這三個模型結合在一起,併疊加了一種演算法來
檢測肌肉退化
。該演算法通過實質上
模擬音頻蒙版或雜訊層
98.5%
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聲,其中包括
100%
的無癥狀感染者的咳嗽聲。
研究團隊正致力於將該人工智慧模型納入一個易於操作的應用程序,
目前研究處於臨床測試階段。
02
中關村「福爾摩斯」
破解北京順義疫情傳播鏈
新冠智能決策平台
對新冠病毒追蹤溯源,可以
相對精準地縮小新冠病毒包圍圈。
該平台通過
知識圖譜演算法
,根據授權信息將確診患者和無癥狀患者的密切接觸史從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中抽象出來,
實現流調報告可視化
比如一個區成為中風險地區,涉及到做核酸檢測等防控手段,社會負擔較大,但通過技術賦能可以將範圍鎖定在某小區,這樣就大大地減輕了防控的人力物力。
03
核酸檢測
可以用機器人做了?
目前,
核酸檢查是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
,咽拭子是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採樣方法。但人工取樣有交叉感染風險,且採樣質量不一。
日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發起的
新型智能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
機器人以遠程人機協作的方式,可以輕柔、快速完成咽部組織採樣任務。
首期臨床試驗中實現對受試者的有效採樣且採樣力度均勻,取得
階段性進展
。目前,該機器人系統已正式開始
受試者檢測
。
04
廣東AI輔助診斷系統
20秒即可識別新冠肺炎患者!
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20秒內即可識別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
,診斷準確率達
90%
以上,相當於一個
省級三甲醫院影像科副教授水平。
此外,該系統還具有
病情嚴重程度分級
和
重症危重症預測功能
。能夠協助醫務人員進行藥物效果評估,指導用藥。
目前,該系統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生物信息中心雲平台線上部署,並已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第三附屬醫院等部署使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然而疫情下科研腳步從未停歇。
人工智慧技術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速發展。
未來,人工智慧將走進更多領域,為推動科技發展帶來更大的改變。
原標題:《僅憑咳嗽就能測出無癥狀感染者? 這些「AI神器」正殺入防疫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