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聶聖酒公眾號報道。
1月15日,第一屆農心杯傳奇擂台賽將通過網路打響,中國日本韓國的六位棋手將輪番上陣,品棋論道。這六位圍棋大師的亮相,引發了一波「回憶殺」,我們發現似乎棋手還是老的「香」。
中國隊:聶衛平(1952) 常昊(1976)
聶衛平常昊師徒分別統領了中國圍棋的兩個時代,一個通過中日圍棋擂台賽在中國掀起了圍棋熱潮,一個以酣暢淋漓的連勝終結了中日圍棋擂台賽。
韓國隊:曹薰鉉(1953) 李昌鎬(1975)
曹薰鉉,韓國圍棋皇帝,獲得第一屆應氏杯冠軍的同時也讓圍棋在韓國風靡起來;李昌鎬,憑藉與師父曹薰鉉截然不同的棋風,卻取得了更加偉大的戰績,十七座世界冠軍獎盃前無古人……
日本隊:小林光一(1952) 依田紀基(1966)
小林光一,「六超」中的標誌性人物,曾經中日圍棋擂台賽上中國棋手無法戰勝的噩夢;依田紀基,日本圍棋最後的武士,唯一一次農心杯奪冠日本的功勛主將。
光是看這六個名字,就已經讓人浮想聯翩了,每位圍棋大師都像一部歷久彌新的名著,每次翻開都能有新的發現。
或許在計算上,他們不如道場一代和以後AI一代年輕人那樣縝密;或許在對弈數量上,他們不足這些在網路上天天下棋的年輕人們的一半甚至零頭;但他們對棋道的獨特理解,棋藝的鮮明風格,以及和圍棋一起譜寫的跌宕起伏人生,都是「越久越醇」。
棋手自古就是藝術家,即使今天人工智慧的出現讓圍棋的技術不再神秘,但圍棋的文化內涵依舊深奧悠遠,動人心魄,令人流連忘返。
坐隱不知岩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希望大師們的比賽能讓我們在圍棋的世界里,「醉」得更久一些。
(白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