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論
不戴口罩,在飛機上開起「音樂會」……這兩天,一段 蔚來 車友會飛機上「蹦迪」的視頻,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視頻畫面顯示,機艙里乘客並沒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是多人聚集一起唱歌,且未佩戴口罩。事發后,涉事航空公司回應稱,此事正在調查中。蔚來客服回應稱,「我們是包機,可以算是都是自己人,不算是公共場所。」並表示車主們都會做測溫或核酸檢測。
從飛行安全形度講,在飛機上走動並多人聚集,本就有違一般民航客機搭乘規定。
有過民航客機搭乘經歷的旅客都會發現,坐飛機需要提前值機。要求旅客提前值機是為了確認實際搭乘人數、乘客年齡和座位分佈,並根據該航班油量、貨艙貨物重量等諸多數據,製作配載艙單,保證飛機平衡狀態,確保飛機能夠安全運行。
通常而言,艙單製作后,就不允許座位變動,因為座位變動數量達到一個很低標準時,就必須重新計算配載,製作新的艙單才可放行。這也是那些未滿員航班的旅客選定座位后,在機上不允許隨意調換座位的原因所在。
更何況,在密閉的機艙內這樣不戴口罩聚集,不啻為跟民航局的相關疫情防控規定反著來。在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視頻中呈現出的疫情防控問題也不容忽視。
防疫重點時期,不扎堆、不聚集、嚴控宴會聚餐,本就是一直以來的疫情防控要求。事實上,早在2020年11月25日,民航局就修訂發布了《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第六版)》,要求旅客「飛行中全程佩戴口罩,非必要情況下不摘口罩」,同時還要求「旅客禁止換座,艙內減少不必要的走動」。
就算是包機航班,也不代表能脫離民航局相關規定管制。很顯然,該航班上車主的行為,已經違反了這些規定。
再嗨,不能嗨沒了安全意識——不論是防疫安全,還是飛行安全。這次事件,顯然值得更多人引以為鑒。
□陳城(媒體人)